【新春走基層】 開欄語:
踏著奮進的節(jié)奏,新春的氣息已經悄然降臨到這片廣袤的大地上。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歡樂的時光里,我們的“新春走基層”專欄如約與讀者見面。
“新春走基層”,不僅是一次深入生活、貼近群眾的采訪之旅,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情感的交融。讓我們將鏡頭對準那些最基層、最普通的人們,用筆觸和畫面,記錄工作崗位上默默堅守、溫暖感人的回家故事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、奮斗的神采、團聚的歡愉、喜人的變化,在行進中傾聽時代發(fā)展的鏗鏘足音,呈現(xiàn)一個活力滿滿、熱氣騰騰的內蒙古,營造團結奮進、溫暖和諧的節(jié)日氛圍。
“新春走基層”,我們在路上!
又是一個晴朗的冬日。
走進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軸鄉(xiāng)海流村巴特食品加工廠,遠遠地,記者就聞到了油香味兒。
這個年的味道,惹得記者使勁咽了下口水。
廠房里,廠長巴特爾在一口油鍋前忙碌著,他正準備制作“馓子”。
“我們家做馓子已經二十多年了,最開始是我大舅做,后來把手藝傳給了我,開起了食品加工廠,專門做馓子和麻花?!卑吞貭柺掷锊煌Cβ担炖锔浾呓榻B。
海流馓子的制作過程對師傅的技術要求極高。
稱面、和面、摔面、疊面、醒面,以油養(yǎng)面。再把整塊面反復疊、拉、盤、扯,直至面團柔軟、勁道,盤條框條達到極致的精細,醒夠24小時,這一過程全憑經驗。
第二天,炸馓子的時候一個人揪起面頭,邊拉邊往手上纏繞,纏夠一指寬,另一個人用筷子從手上抄下來,把面胚往兩邊抻,上下拉細,最后將拉好的細條放入熱油鍋中,炸至金黃,馓子便做成了。
炸好的馓子,細若發(fā)絲、根根分明,記者一口咬下,酥脆濃香、回味無窮。
也就是這繁瑣的工序、傳統(tǒng)的技藝、酥脆的口感,讓海流馓子變成一代又一代人不可或缺的家鄉(xiāng)記憶。
“用的都是好的原材料,除了面、水和油,不放任何添加劑,吃進嘴的東西做不得假?!卑吞貭栒f?! ?/p>
忙碌間,前來店里訂購馓子的顧客絡繹不絕,詢問聲不斷。
“給我拿兩件馓子,一件麻花,錢轉過去啦。”
“還有馓子沒啦?給我拿五袋。”
“小時候,零食種類不多,逢年過節(jié)才能吃到香脆的馓子,簡直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,過年就得吃上這一口?!?/p>
“年關來了,全是訂馓子和麻花的,呼和浩特的、包頭的、鄂爾多斯的,訂單很多?!卑吞卣f,有專門從外地開車來買的,還有向外地郵寄的,馓子供不應求。
從開辦加工廠以來,巴特爾雇傭當?shù)貢ㄢ套拥拇迕竦焦S里上班,讓村民在農閑時可以掙一些錢補貼家用,用他的話來說,不能只顧著自己,讓父老鄉(xiāng)親的日子都富起來,海流村的馓子才會更“出圈”。
“做手藝其實講求的就是一個口碑,過去日子苦,吃馓子是解饞,現(xiàn)在日子好了,再吃就是回味,我會把馓子當作畢生事業(yè)來做,讓海流馓子制作技藝一代代傳下去。”巴特爾說。
說話間,巴特爾又接了一通電話。
“再準備二十件馓子、二十件麻花,一會兒有人來取?!彼蛟鹤永锇嶝浹b車的工人吆喝道。
北疆新聞記者 吳匯慧 土默特左旗融媒體中心記者楊鑫 實習記者高虹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(wǎng)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(wǎng)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(wǎng)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