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題:數字金融點亮智慧生活——2023年服貿會觀察
新華社記者韓佳諾、陳旭
回收廢品換數字人民幣紅包、用數字人民幣買文創(chuàng)潮品、向銀行數字員工咨詢、“碰一碰”無網無電便捷支付……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,224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和企業(yè)集體亮相,集中展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、數字人民幣、金融安全技術、數字金融服務等前沿金融產品,引領百姓生活新潮流。
作為2023年服貿會九大專題之一,本屆金融服務專題展區(qū)以“服務實體守初心 創(chuàng)新變革向未來”為主題,展覽面積超1.4萬平方米,既為全球金融機構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,又為觀眾提供探索未來金融生活的舞臺。
參展人員告訴記者,金融專題展區(qū)的“朋友圈”越來越大,數字金融已成為吸引流量、提升熱度的“法寶”,現場展示的各類應用也表明數字金融已深刻改變百姓生活。
在首鋼園的建設銀行展區(qū),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技術研發(fā)的消費預付卡服務——“元管家”引來關注?!皞€人消費者在商家充值,資金由‘元管家’智能合約控制,卡內余額隨時可退。有效避免商戶破產和跑路問題?!苯ㄔO銀行北京分行客戶經理華敏琪介紹說。
“數字人+金融服務”在金融專題展區(qū)隨處可見。在北京銀行展臺前,記者看到前來與數字人互動的觀眾們排起了長隊。模擬數字人虛擬形象,自建京智大模型,利用AIGC(生成式AI)賦予語音能力,能根據問題生成回答、上下文互動,觀眾與數字人實現溝通、互動和交流,了解最新金融產品介紹。“未來銀行業(yè)將依托金融大模型技術,積極探索AIGC大模型技術在智能客服、產品營銷、風險防控、協同辦公、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應用?!北本┿y行工作人員張鴻偉說。
這樣不斷優(yōu)化消費體驗的金融服務場景,在展示區(qū)層出不窮。一款印有玉佩樣式的小卡片,成了跨越“數字鴻溝”、解決老年人移動支付難的“法寶”——這是交通銀行為服貿會特意設計的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?!爸灰胰税褦底秩嗣駧庞插X包與軟錢包綁定,就可‘軟硬結合、功能互補’,無電無網無手機也能簡單安全支付?!苯煌ㄣy行北京市分行營運與渠道部侯艾琪說。
“方便”“安全”是觀眾們參觀金融展區(qū)提及最多的關鍵詞。8號館設置了數字人民幣展示專區(qū),智能手環(huán)、數字工牌、智慧學生證、電子老年證等數十款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產品,集中展示“數字人民幣+”衣食住行場景應用。
本次美團金融數字人民幣展臺首發(fā)了數字人民幣“黑科技”,由中國銀行、中國聯通、美團攜手打造的SIM卡硬錢包無網無電支付場景引來許多觀眾圍觀體驗。據美團金融工作人員介紹,即使是在無網無電的極端情況下,使用安裝了SIM卡硬錢包的手機,仍可向充電寶租賃設備支付押金取充電寶為手機充電,非常便捷?!癝IM卡硬錢包以通信運營商發(fā)行的SIM卡為安全載體,加載數字人民幣錢包應用,打造了一卡多應用的融合應用場景,具有安全可控、通用便利、無電支付、余額共享等特色?!泵缊F金融服務數字人民幣產品經理張廷瑾說。
漫步數字人民幣大道展區(qū),仿舊裝潢門面整齊排列百年義利、北冰洋等中華傳統老字號,仿佛置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街頭小巷。
“數字人民幣大道”全面升級為3.0版,形式上借鑒潮流集市創(chuàng)意,內容上圍繞鄉(xiāng)村振興、公益幫扶、交通出行、通信服務等場景提供數字人民幣應用體驗與展示。
從展會“嘗鮮”到生活“常用”,數字人民幣正加速從展示場景奔向生活場景。京東科技負責人介紹,目前在京東平臺使用數字人民幣的用戶數近1500萬,開設錢包數近2000萬,交易金額累計超30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超100%。
“以前總聽說數字人民幣,這次從一系列場景中真實體驗到了它的便利和快捷,希望這些便民設施能盡快在線下展開大面積的應用?!眮矸Q會參觀的北京市民李先生說。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